您的位置: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虢镇四月八会

[ 信息发布:佚名 | 发布时间:2011-08-04 | 浏览:5017次 ]

虢镇古城创修年代已十分久远,据史志记载,虢镇城始建于商朝末年,是国内已知建城最早的古城之一,历代都有修葺。元末明初时,其形状东西长,南北窄,四门均为双重,极其牢固,城门上都有石刻门楣,西门城墩上增筑有一座三间两层砖木结构城楼,三面留有炮眼,以固城防。东西门各筑有一座牌坊,全木结构,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上悬匾额,东曰:“武都故郡”,西曰:“西虢遗封”。民国初年,地方军阀混战,西门楼被毁。近年来,西堡村为了保护西城古迹,投资百万元修筑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古建牌坊,使这一历史古迹恢复了原貌。直至如今,虢镇城仍然保留了东、南、西、北四门进城的格局。

虢镇四月八会起源于敬奉城隍的一种庙会形式。已沿续有上百年历史,解放后逐渐发展成了大型的物资交流大会。连年举办,一直沿续至今。

虢镇四月八会起源于哪年哪代,已无史料可考。据年逾古稀的老人回忆,早在46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虢镇城就有了四月八古会。并以连年举办大型祭祀活动,规模宏大,热闹非凡而经久不衰,驰名关中西部。

解放前,虢镇四月八会由城内商会组织,各家商号大小商贾筹钱举办。解放后,虢镇四月八会起初由东西四堡城隍庙各家会长组织举办,次后由商业部门牵头承办,到了1979年国家工商局成立后,由县城工商部门组织,但每届会长、次后变为宝鸡县四月八物资交流大会筹备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县政府一名县长担任。而且一办就是十天半月,历年来从未间断。

虢镇四月八会还有一个更大的亮点就是四月初七、初八晚的天明戏吸引了省内外的各方来客。各村的江湖、曲子、茶会、皮影戏班、自乐班也在四月初七和赶会的人群一起自带乐器赶到虢镇。城内各家商贾门店都主动在门口搭起篷帐,提供桌椅板凳、香烟茶水,为江湖曲子班搞好服务工作,热情接待。各江湖艺人在各商号门店门前摆开摊子,启动弦索,放声高唱,通宵达旦。每年都有上百家远县近郊的江湖曲子艺人要赶到虢镇,并有好几家秦腔剧团在东西四门搭台演出。赶会的戏迷游串街道各家,目不暇接,欢乐异常。此时的虢镇城,真可谓是欢乐的海洋,令人神往的人间天堂。

近年来,由于是政府出面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江湖曲子演唱活动由文化部门组织联络,沿街道各党政企事业单位出资接待,有时还聘请省、市秦腔名家前来助兴。每年亦有3050多家在各单位、商场门口举办演唱活动。

虢镇四月八会初七、初八晚唱天明戏的习俗已流传久远,外地人用“虢镇城、五里长,江湖茶会摆两厢;七步曲子八步戏,歌声飞过秦岭去。”的顺口溜在世代赞誉和宣传着这一热闹非凡的壮观景象。